感人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说白了是真正的爱情,它是感情的同义词。它不仅仅有感情、热情、烂漫等多种多样方法,但都是溫暖心灵深处的极其的情感。实际上情感不一定是实际的物品。...
2023-07-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损失厌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损失厌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会产生一个谬论,人们妄图通过不断的增加投入,来挽回损失,不料通过这样的操作,只会不断的增加损失!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对于遭受损失的反应比得到同等收益的反应更为强烈。这种心理现象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损失厌恶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做决策时会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收益。
而沉没成本(Sunk Cost)则是指那些已经付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虽然这些成本已经不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决策,但人们由于过去的投资以及已经承担的成本,而在做决策时会会考虑这些成本的存在。这种心理现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人们对收益和损失的心理反应不对等,而后者则是指无法回收的成本对决策的影响。可以说,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都是人们在做决策时容易产生的心理偏差,我们需要认识到并尽可能避免它们对我们的决策产生不良影响。
投资中,与损失厌恶偏差相对应的陷阱便是处置效应。即投资者经常会拒绝出售表现不佳的股票,拒绝承认失败,本能的想继续持有,等待其至少要反弹回本,但许多亏损中的股票几乎没有反弹前景,导致亏损更多。
而对于盈利的股票,处置效应可能会让投资者过早地卖出盈利股票,因为担心来不及卖出,回报就会蒸发。
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损失规避)效应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状况:人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损失效应 / 损失规避最初源于经济学,丹尼尔·卡尔曼和阿莫特·特沃斯基曾设计一个实验:掷硬币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
如果硬币落地是正面,参与者将得到150美元;
如果硬币落地是背面,参与者将输掉100美元。
这个赌局对于参与者来说,长期下注的话,肯定是稳赚不赔的,毕竟输赢概率相同,赢的收益大于输的损失。但是实验结果却是:大多数人仍然拒绝了这个赌局,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损失100美元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50美元的快乐。如果想弥补失去100美元的痛苦,那则需要200美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损失效应。研究发现,人在失去一样东西时感受到的痛苦比他得到这样东西时感受到的快乐要大2.5倍。
也就是说,如果你丢了一千块钱的话,那你需要捡到2500块钱,才能平衡到你内心受的伤。损失效应是人的本性,要想做到欠债还钱,就要有强大的自律来挑战这种本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损失厌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损失厌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730200231@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马门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河马门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错换人生28年河马的故...
2023-07-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沉船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沉船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清籁丸沉船的铁门怎么打开?清籁...
2023-07-02
爱情是两情相悦的相互付出,拥有爱与被爱的体验,这份爱是真实的,也是极其罕见的。你知道什么感人的爱情故事和感人的爱情故事有哪些吗?感人的爱情故事50字,来看看吧...
2023-07-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婆上高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婆上高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高二女生谈恋爱家长怎么...
2023-07-02
发表评论